明溪漱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4章 刘宗周言六事、刘宗周削籍(附熊开元),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明溪漱石,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宗周言六事

八月,朝廷晋升刘宗周为左都御史。到了十一月,刘宗周提出了六项建议:“第一,建立道德准则,提议在京师首善之地设立书院,以此彰显圣明,奠定国家治理的根本。第二,坚持法治,建议销毁锦衣卫的一切刑具和未经法司审议的狱词,一切审判听凭法司裁决。第三,尊重国家体制,规定三品以上的朝廷大臣若犯罪,应由九卿共同审议,然后再交给司寇处理,司寇认为有罪的,才能将其收押囚禁,这样做,即使是在对他们进行惩罚的过程中,也尽量维护了他们的尊严。第四,清除隐藏的奸佞,提出凡是匿名举报的文书,一律不予受理并销毁。第五,严惩官场腐败,京师的士大夫与外地官员存在过多、过隐秘的往来,我只要听说此类情况,必定会弹劾这些人。第六,整顿吏治,官吏治理中最败坏的现象莫过于催缴赋税时索要额外损耗以及在处理诉讼案件中收取贿赂,已经成为常态。至于官员通过请托和推荐谋求升迁的行为,特别是巡抚、御史尤为严重,应该将严惩监察官员受贿的法律条款作为他们回京述职考察的第一要义。”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闰十一月,礼科给事姜采被投入大理寺监狱审查。当时流传着一份匿名的“二十四气”之说,暗中诋毁朝廷官员。姜采上奏指出:“这些匿名诽谤言论的背后一定是大奸臣或对言官心怀怨恨的人企图陷害言官,他认为如果不严惩此类罪行,就说明皇帝对此并不介意,那就会钳制言官之口,久而久之,官员们将会像冬天噤声的蝉一样不敢发声,进而阻塞了皇帝的视听,届时还有谁能替皇帝直言进谏呢?”皇帝听闻后大怒,立刻下令将姜采逮捕入狱。

刘宗周削籍(附熊开元)

闰十一月,皇帝召集朝廷大臣在中左门商议督抚官员选用的适宜标准。刘宗周回应道:“任用贪腐或狡诈之人为督抚是最易导致误事的做法,作为督抚,首要条件必须是极其廉洁。”皇帝回应说:“同时也要考虑其才能。”

皇帝又询问如何抵御外敌,御史杨若桥提议学习西洋人汤若望的火器技术。刘宗周则表示:“唐宋以前并无火器,自从有了火器,人们便过分依赖它,误国之本就在于此。”皇帝听后脸色不悦,说:“火器终究是中国长久以来的优势技术。”皇帝命刘宗周退下。

当时,姜垓、熊开元两人均被关押在狱中。刘宗周又请求释放他们,说:“不应轻易相信厂卫的消息,这样等同于朝廷使用私刑。”皇帝立刻动怒,抬头看着屋梁说:“厂卫都是朝廷的机构,何来公私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

原神让刻晴不再迷失

华洛华染